石墨製品 | carbon | 石墨載具 | 石墨陽極

推薦 | 價格 | 比較 | 桃園

石墨 | 石墨載具 | 石墨模具 | 石墨陽極 | 石墨治具

最早普及的現代化書寫,鉛筆卻留著最古老的名字
2018-05-21
夏威夷政府:2045前達到碳中和
2018-07-09

摩爾定律的下一步:半導體製造技術的變革新趨勢

 

【吳碧娥╱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】

從2017到2018年,全球IC製造產業資本投資規模達到高峰,近兩年總投資均超過920億美元規模。目前台灣IC製造產業仍以晶圓代工貢獻最主要產值,隨著創新應用的發展,對於製程的需求也一直不斷攀升,綜觀2018年後的應用趨勢,半導體發展將更加多元,隨著先進製程來到10奈米之下,製程微縮瓶頸浮現,同時複雜的圖形造成曝光次數增加,光罩成本隨之倍增,讓半導體產業向來信守的摩爾定律(Moore’s Law)變得窒礙難行,極紫外光(extreme ultraviolet;簡稱EUV)E技術被視為摩爾定律繼續往下走的關鍵,EUV製程技術勢在必行。

新應用對IC製造技術的影響

隨著7奈米之後的解決方案討論開始浮上檯面,EUV微影技術等設備將加速2019年之後先進製程的量產。EUV微影技術的實用化,需整合研發光源、光學系統、光罩、光阻、曝光裝置等各項技術,然而製程微縮除了對製程穩定度帶來壓力外,在成本控管上亦是相當嚴肅的課題。採用新式材料與技術成為研發的另一方向,奈米碳材、寬能隙材料的導入,將有助於延續摩爾定律。

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(IEK)資深產業分析師劉美君指出,綜觀2018年以後的趨勢,會發現人工智慧、物聯網、智慧汽車、高速運算等應用,將促進半導體產業發展更多元。未來AI將整合IoT技術發展,應用以工業、智慧城市等領域為主,分析各公司AI晶片發展,會發現所需製程幾乎還是以10奈米以下為主流;但並非所有產業都需要最先進的製程,預估到2021年,45奈米和22奈米仍是產能占比最多的製程,在發展上最成熟穩定、良率亦是最高;10奈米和14奈米製程會成為要角,有急速攀升的趨勢,而年複合成長率最快的則是7奈米製程。

導入EUV技術,仍有諸多難題

在過去兩年間,台積電為了拉大和競爭對手的居離,著重在10奈米以下製程能力的提升,特別是奈米與5奈米量產技術的研發生產。對晶圓代工產業而言,製程能力將影響未來客戶下單的選擇,關鍵在於良率夠高、速度要夠快,客戶對於7奈米世代的製程需求亦有極高的期待,為了突破微縮製程在7奈米的瓶頸,EUV技術的需求因此產生。

但就現階段來看,要藉由EUV實現7奈米以下微縮製程,仍有許多棘手的問題待克服。除了生產性降低、成本增加、產能對半砍,EUV還有曝光裝置耗電太大的問題。劉美君進一步解釋,假設EUV光源效率以0.1%來計算,若期望輸出功率為150W的EUV光源,則需使用150kW的電力,以一般量產所需10台曝光機的基本數量來看,則需消耗1500kW電力。先前媒體曾報導,全台灣用電過去五年的增加量,約三分之一由台積電貢獻,導入EUV微影技術後用電還會暴增,根據台積電評估,計劃於2020年量產的5奈米製程,用電會是目前主流製程的1.48倍 。

此外,還有光罩防塵薄膜的難題存在。使用薄膜(Pellicle)最主要有兩種目的,除了增加晶片生產良率,還能減少光罩於使用時的清潔和檢驗,不過在高功率的EUV光源下,Pellicle也有可能從自身產生微塵(Particle),造成光罩的污染,因此EUV若要進入量產,微塵的控制就會變得非常重要。

摩爾定律的三種發展方向

1975年,英特爾(Intel)創辦人之一戈登·摩爾(Gordon Moore)提出摩爾定律:隨著製程的進步,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,約每隔一年半會增加一倍;若換算為成本,即每隔一年半可降低五成,平均每年可降低三成。就摩爾定律延伸,IC技術每隔一年半就會推進一個世代。但摩爾定律是否仍適用於目前的半導體製程生態呢?已退休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認為,摩爾定律早已無效,必須跳脫摩爾定律對於集積度的執著,只從應用看整合,也就是「創造橫向應用」來克服已經失效的摩爾定律。

劉美君分析,若要延續摩爾定律,會遇到7奈米製程的抉擇困境。首先是設備難度提高,先進曝光機、刻蝕機等設備研發技術難度大,依據Intel官方計算過去研發10奈米的製程,光罩成本至少要10億美元,若10奈米製程的晶片產量低於1,000萬片,平均每片晶片上的光罩成本就高達100美元,一旦7奈米的良率和產能無法提升,單顆晶片的成本將會十分高昂。而根據Gartner推算,10奈米晶片的總設計成本約為1.2億美元,7奈米晶片則為2.71億美元,較10奈米高出兩倍之多!

因此7奈米之後的發展,有三種可能方向。首先是延續原有CMOS技術的發展概念,持續朝向摩爾定律方向進行高集積度的IC元件設計,但7奈米以後物理極限問題會漸趨嚴重。第二種是由應用需求驅動未來晶片設計功能的多樣化,例如透過3D IC等封裝新技術,整合Power、感測器(Sensor)、致動器(actuator)等功能進入晶片設計與製造。最後一種則是跳脫原有以矽(Si)為基礎的CMOS元件製程,進入21世紀的碳素時代,以新材料、新技術來創造更高性能、低能耗的製造型態,同時又要能與現有製程相容,並具備成本優勢。

圖一、7奈米以後IC製造技術的可能發展方向 (圖片來源:NextBigFutur...
圖一、7奈米以後IC製造技術的可能發展方向 (圖片來源:NextBigFuture)

尋找下世代的半導體材料

隨著IoT產品普及速度加快,元件耗電問題成為下階段半導體發展的重要課題,2020年後的電子元件,將聚焦在超低功耗的解決方案開發。劉美君指出,碳化矽(SiC)和氮化鎵(GaN)等寬能隙功率元件,擁有較耐高溫、耐高壓、電阻小、電流大與低耗電等特性,相當適合高頻元件使用。2017年SiC Power市場規模達到275億日圓,主要以通訊領域為大宗,預估在2030年將會擴大至2,270億日圓。而GaN Power則是在200V的低耐壓及600V以上的中耐壓領域逐漸擴大市場規模,2017年GaN全球市場規模預估為18億日圓,未來可朝向醫療器材發展,2030年時可望成長至1,300億日圓。

總結而言,未來IC製造業投資風向從傳統消費性電子產品走向多元與新興應用,2018年的應用產品潮流,從過去的消費性電子轉向AI、IoT產品加值的領域進行延伸,對於晶片的規格需求,除了元件微小化外,高速運算與傳輸、多重元件異質整合、低功耗等特性,更是未來在產品與製程設計上需考量的課題。

文章出處:聯合新聞網

屹峰股份有限公司坐落於桃園專業於:石墨製品石墨載具石墨治具石墨模具Carbon石墨陽極,深獲客戶的推薦,歡迎各界比較

石墨製品 | 桃園 | 推薦 | 比較

carbon | 石墨載具 | 石墨治具 | 石墨模具

推薦 | 桃園